漫步百年愚园路,寻访上海红色传承 ——锦天城第三支部、第八支部联建活动
2025-07-0351为庆祝建党104周年系列活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讴歌伟大时代,赓续红色血脉,强化使命担当,砥砺奋进前行。2025年7月1日,中共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委员会第三支部与第八支部联建来到愚园路,沿着红色足迹、汲取奋进的力量,本次活动还吸引了6位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小学的学生志愿者来到活动现场。
100年来,愚园路因为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激荡着无数传奇。“导弹之父”钱学森和妻子蒋英、抗日名将蒋光鼐、爱国人士杜重远、《红色娘子军》演员祝希娟……英雄志士和豪杰文人都曾把故事留在这里。在愚园路红色印迹宣讲团团长霍白的带领下,锦天城的党员律师首先聚集在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纪念馆,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新式里弄住宅,房屋为砖木结构,有三个出口通往三个弄堂,楼前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枇杷树。70年后的今天,当人们穿过枇杷树走进小楼,原先的客堂间、饭厅已被布置成专业展厅,二楼复原陈列着当年方行夫妇在此居住时使用的旧物。泛黄的照片、生锈的老式电扇和座钟、枯黄的藤椅和沙发垫,都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70多年前那段扣人心弦的地下革命斗争中。
一条愚园路,半部近代史。党员们跟着霍白老师的脚步,穿过愚园路历史名人墙,霍白老师的讲解与名人墙的图片文字,生动地展现了陈独秀、瞿秋白、刘长胜、邓中夏、沈钧儒、黄炎培、傅雷、钱学森等历史名人的风采和卓越贡献。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漫步在名人墙前,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这些伟大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一路往北,路过岐山村111号“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旧居。霍白老师从小生活在岐山村,他的外祖父与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旧识,两人还曾一同赴日本留学,长辈口中与钱家相处的往事成为生动的讲解素材,通过他们的讲述,钱学森的形象生动饱满起来,令锦天城党员对其励志报国的情怀肃然起敬。
钱学森科学家精神展示馆里悬挂着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面对党旗,锦天城党委副书记盛斌带领其他党员同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展馆,也久久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有坚定不移、终身坚守入党誓词,才能在新时代诠释初心使命、阔步新的长征。
愚园路就是一条演绎中国革命近代史的路,留下浓重红色印记的红色之路,一条“吾将上下来求索”的不平凡的道路,霍白老师的讲述让参加活动的锦天城党员感触颇深。锦天城第三支部、第八支部党员将在锦天城党委带领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心学习领会、深化理解把握,筑牢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根基,真正转化为忠诚干净担当的自觉行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